健康热线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0731-82671729
秋日天高云淡,金风送爽,然其特有的燥烈之气亦随之而来。中医将秋季归为金气当令,认为其具有收敛肃杀的特性。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,秋燥之邪最易耗伤津液,侵袭肺卫,导致口鼻干燥、咽痒干咳等症。遵循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,中医推荐多食用养阴润燥之品,其中百合尤为适宜。
现代研究表明,百合含有生物碱、多糖、磷脂等多种活性成分,具有止咳祛痰、镇静催眠、抗炎等药理作用。在中医临床中,百合主要发挥三大功效:一是润肺止咳,适用于阴虚燥咳、劳嗽咯血,常配伍款冬花、麦冬;二是清心安神,针对虚烦惊悸、失眠多梦,多与麦冬、酸枣仁同用;三是养阴润燥,可改善胃阴虚热之胃脘疼痛及热病后余热未清之症。需特别注意的是,观赏百合与药用百合虽同属百合科,但前者含微量毒性秋水仙碱,不可随意食用。
食疗方推荐
在秋季养生中,百合以其独特的养阴润燥之效,成为调和人体与自然之气的重要药食同源之品。以下推荐3款百合食疗方。
使用注意
1.体质禁忌:百合性微寒,风寒咳嗽、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;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食用。
2.过敏反应:临床偶有百合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报道,过敏体质者应慎用。
3.食用量:鲜百合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~100克为宜,干品10~30克。
4.加工注意:鲜百合含秋水仙碱,需焯水或煮熟后再食用,避免刺激肠胃。